企業管理中所制定的制度只有合理不合理,適用不適用,沒有好壞之分??雌饋碓俸玫闹贫?,如果不符合企業的實際情況,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執行,那就不是好的制度。但是,“好”這個字能給人直觀的感受,而“合理”、“適合”需要理性的分析。
大家不知道發現沒有,企業管理中,最熟悉制度的人并不一定是那些“安分守己”的人,而是那些喜歡違規并獲取不當利益的人,或者是那些鉆制度漏洞而獲取利益的人,或者是那些盡可能獲得應得利益的人。因為“安分守己”的人,在職業道德規范下實施自己的行為,一般不會做一些出格的事情。而那些“聰明”的違規者或鉆制度漏洞者,要反復地閱讀制度,要么尋找更隱蔽的違規手段,要么違背制度初衷的情況下,獲得制度無法限制的利益。
例如,企業規定超過50萬元的大額采購必須嚴格執行招投標制度,但那些想不遵守該制度的人,就可能采取拆分采購的辦法來規避招標。
又例如,誰最關心考勤制度呢?一定不是那些保持全勤的員工,而是那些可能會經常遲到的員工,因為他們要知道遲到、早退、缺勤等情況下,自己會扣罰多少獎金,在什么情況下,遲到、早退、缺勤給自己帶來的損失最小。
制度不可能是絕對完美的,制度經常會滯后于環境的變化、業務的變化。但是制度在制定的時候,要最大限度地考慮其合理性。那么,哪些是好的制度或者更合理的制度呢?我們嘗試著歸納幾條:
1.好的制度是拿來用的,而不是放在那里當擺設。
有些企業制定了很多制度,但有些制度是為了制定而制定,制定完了就束之高閣,不能在日常經營管理中發揮作用,這樣的制度就不是好的制度。制度不是拿來學的,而是拿來用的,有的企業組織制度學習還進行考試,但在日常工作中,有些制度根本用不上,只能浪費員工和企業的時間資源。
2.好的制度促進企業價值增值,而不是作為衡量企業內制度制定部門的成績。
好的制度是為企業增加價值的,是為保護企業的整體利益和發展利益。有的企業里,有些職能部門把出臺多少條制度作為工作成績,這其實是本末倒置。
3.好的制度不僅起到規范和約束的作用,更要起到激勵的作用。
這一條,更準確地說,應該是好的制度體系。規范和約束員工行為的制度必不可少,但是制度體系中,能夠對員工起到激勵作用的制度也更發揮出員工的主觀能動性。有的企業即使有很全面的考核激勵制度,但是員工并沒有興趣看,也就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能。
4.好的制度既要著眼現在,又要預見未來。
不少企業每年都有制度要更新,說是為了符合監管的要求,為了滿足業務的發展,雖然有其合理性,但也說明制定制度時,沒有考慮的更加長遠。未來,不僅指能夠預見市場的未來,更重要的是預見企業的未來。制度是為未來服務的,而不是為了以前的過錯而“買單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