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審計月刊」制造企業廢舊物資管理“風險”面面觀

發布時間:2022-07-15發布部門:

對于一般企業來說,廢舊物資是最容易讓人忽視的角落,沒人拿它當回事兒,領導者忽視它,是因為它的價值對于經營來講微不足道;管理者忽視它是因為它種類繁多難于管理;員工忽視它是因為它無處不在視而不見。但是,問題恰恰就容易出現在這里。
對于制造企業來說,廢舊物資卻是個的的確確、實實在在的“聚寶盆”。
廢舊物資都是些什么東西呢?不同企業廢物物資的內容不同,但是所有的廢舊物資無非是這幾部分組成:一是由于設備維護維修以及技術改造過程中退出原有生產線、失去使用價值且本單位無法修復利用的備件、鋼材、輔助材料等;二是歷史采購形成的長期庫存積壓,有的超過了質量保證期,有的因為工藝更新舊的備件被淘汰,有的長期不科學存放導致損壞或變質,這些經過企業內部的決策程序批準后可以報廢或降價處理;三是生產單位設備旁邊備料中長期積壓、損壞、變質且不能再調劑使用的物資等。




管理好廢舊物資確實“難”



這個難主要體現在這幾點:

1、廢舊物資種類多、數量大、覆蓋范圍廣,要搞清楚這件事兒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兒。
2、廢舊物資的標準不好掌握,何謂“廢”?何為“舊”?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,真界定起來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兒。
3、廢舊物資處置時機、處置方式、處置價格等都不好控制, 讓流程的各個環節均公開、公平、公正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兒。
上述“難”點處理不好,就有可能讓廢舊物資本身存在的“風險”變為企業實實在在的損失。那么,廢舊物資管理的“風險”主要有反映在哪些方面呢?



01

管理職責不清晰


廢舊物資涵蓋內容廣泛,其中的管理自然也會涉及多個部門,如果在這些部門中間沒有一個部門來歸口進行統一管理的話,那么相關部門在這件事兒上的職責就會不清晰、標準就會不統一,因此很容易造成多頭管理或無管理的現象,各個部門都會按照自己的標準、自己的理解來處理,剩下的用腳投票也會知道最后的結果。



02

廢舊標準不明晰


何為“廢舊”?東西不同標準不同,很難制定一個統一的標準;就算有了一個標準,也是指導性的,十個人就有十個不同的理解,這也無可厚非。最需要防范的是,把好的說成廢的,把能用的說成不能用的,把沒用過的說成是已經不能用的,把好點兒的混成是較差的,價值自然會受到影響,這種風險還是存在的。



03

回收形式未規范


對于輔材類的廢舊物資,可采取交舊領新、領新退舊、按比例回收等多種方式,規范廢舊物資的回收。如果沒有這方面的規定或是規定的不明確,極易導致管理空白甚至產生大量的不必要的浪費。



04

臺賬家底不清楚


廢舊物資盤點臺賬、廢舊物資處置臺賬等未按規定填寫或填寫不規范,或是沒有動態管理等,都會導致“家底”不清,這樣管理者的信息就會不真實。



05

處置程序不科學


廢舊物資處置要做到公開、公平、公正,就必須首先要程序公平,唯一的辦法就是通過市場的辦法,煥發出廢舊物資真正的價值,比如通過公開招標、比價或拍賣等多種形式進行處置,由于參與的市場主體多,有競爭力的參與者進來了,廢舊物資的市場價值自然就產生了。最擔心的事兒就是,組織者為了省事兒隨便一家或兩三家供應商,走走形式,搞一對一、點對點處置銷售,直接簽訂合同了事,有的甚至把廢舊物資的“管理權”直接給了合作商,自己反而做起了“甩手”掌柜。



06

超決策范圍處置


某企業通過集體決策的方式決定了一批廢舊物資處置的事兒,會議紀要清清楚楚寫著處置廢舊物資的內容、數量等,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不管、不問,導致實際處置的廢舊物資遠遠超過了會議決策的范圍。



07

價格制定無依據


廢舊物資處置過程中最難的如何定價,這類物資不象具體的貨架產品,產品相對公開,就是有差別也是八九不離十。但是廢舊物資不同,它的市場是小眾市場,有價格形成機制但是大多人不知、不曉、不屑,自然也比較隱蔽,這就可能為實際操作提供了過大的“自由裁量權”,可能導致企業利益受損的風險。



08

現場管理不到位


廢舊物資也是有差別的,用一個較低的價格把廢舊物資買下來,但在實際裝車時卻“挑肥揀瘦”。由于售后管理不到位,這樣拉走的廢舊物資立馬實現了“溢價”,而剩下的廢舊物資留在了企業,這樣其價值就更低了,影響了企業利益。


轉自:計之窗

a片免费软件永久观看_国产色噜噜噜在线精品_成年奭片免费观看视频一_人人爽人人澡人人人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