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好文分享】改變一生的“青蛙定律”:在舒適區上癮的人,最終都敗給了自己

發布時間:2022-07-14發布部門:總裁辦公室

美國康納爾大學曾做過一場實驗。

他們將青蛙放在煮沸的鍋里,因為高溫難耐,青蛙拼盡全力跳了出來。

后來,他們又將青蛙放入盛有冷水的大鍋中,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熱。

青蛙雖感受到了水溫的變化,但舒適的環境,讓它失去了警覺,最終被活活煮死。

蛙未死于沸水,而滅頂于溫水,這就是心理學中著名的“青蛙定律?!?/span>

物如此,人亦然。一旦踏進舒適區不愿走出來,危機來臨時,就只能像青蛙一樣坐以待斃。

唯有不斷提升自己,敢于嘗試調整與改變,我們才能真正做自己的擺渡人。


微信圖片_20220714103816.jpg

說起安逸的生活,誰不向往?

誰不想每天吃喝玩樂,不為生活所困,不為事業所累。

追求安逸本身沒錯,錯在一個人長期沉溺于此,并對未來的人生失去了動力。

孟子曾說:


“生于憂患,死于安樂?!?/section>

人若沒有了憂患意識,就容易成為溫水里的青蛙,在逆境中喪失應對困難的能力。

網友@安娜,在微博上分享了一段自己的經歷。

大學畢業后的她,通過父母的關系,進入了一家事業單位,做起了行政工作。

當然,工作不忙不累,但做的也全是毫無技術含量的雜活。

一年后,和她一同進入單位的兩個人,都陸續辭職換了工作。

朋友們勸她,可以試試其他行業,在這里能力得不到提升,也沒有發展前景。

可她卻不以為然,沒事就在辦公室喝茶聊天,每天準點下班,周末娛樂一樣不耽誤。

本以為這樣的生活會一直愜意下去,但35歲那年,由于企業效益不好,她被迫失業了。

十年來干雜活的經歷,讓安娜的工作履歷單薄無力,只能待業在家的她,至今沒找到一份工作。

一直很認同這樣一句話:


“太安逸的生活,會讓人麻痹,等你發現自己在走下坡路時,后悔已經來不及了?!?/section>

舒適的生活,固然讓人享受,但若貪圖眼前的安逸,就會磨滅人的斗志,最終毀掉人的一生。

微信圖片_20220714103821.jpg





知乎上曾有人問:“為什么,職業明明到了天花板,卻不敢主動離開企業?”


其中一個回答,讓人印象深刻:因為人的依賴性和懶惰性。

的確,有時不是你不想離開這個環境,而是你怕離開后,會變得不知所措。

但作家雪萊說:

“如果,一個人過分珍愛自己的羽毛,不使它受一點損傷,那么他將失去兩只翅膀,永遠不能夠再凌空飛翔?!?/section>

人這一生,都要經受安逸的誘惑,但往往有些時候,安逸就是一瓶好看的慢性毒藥!

要知道,猛獸最喜歡在獵物放松時主動出擊,而生活也常常在人最安逸時給予致命一擊。



圖片

心理學上有個名詞,叫“花盆效應?!?/span>

它指的是,如果人在舒適的“花盆”中待久了,每天只是機械性地重復做同樣的事情,就會停滯不前。

當今社會,是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,固步自封,滿足于現狀,遲早會跟不上社會的變遷。

真正的高手,會不斷突破舒適圈,發掘自身的潛能,以此來應對不斷變化的生活。

東京奧運會上,蘇炳添以9秒83的成績,成為首位躋身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運動員。

年過三十的他,為何還能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?

除常規的艱苦訓練外,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主動求變,敢于走出“舒適區?!?/span>

大家都知道,對于亞洲短跑選手來說,過了27歲,可能就沒辦法實現突破了。

但蘇炳添選擇繼續挑戰,他想跑得快一點,再快一點,以此來縮短中國選手與世界的水平。

于是,他開始改進技術,更換主力腳,調整跑步節奏,將曾經訓練的肌肉記憶推倒重來。

科學的訓練、出眾的技巧,終于幫他突破了亞洲人百米極限,也讓世界見證了中國速度。

正如他在節目中所說:

“舒適圈里,其實并沒有舒適可言,如果不再學習,停止奔跑,早晚會被舒適吞噬?!?/section>

誠然,一個人若長久生活在舒適區,放棄積極進取的心,那他就無法成為更強大的自己。

微信圖片_20220714103826.jpg


《伊索寓言》中有這樣一則故事,看完后深受啟發。

一天,狐貍在樹林里遇到了一只野豬,只見它在大樹旁勤奮地磨著牙齒。

狐貍驚奇地問:“現在既沒有動物傷害你,又沒獵人追殺你,為什么要磨牙?”

野豬笑著說:“真要等危險來臨的時候,再磨牙恐怕就來不及了!”

是啊,未來是不可預測的,只有提前做好打算,才能從容應對突如其來的各種威脅。

美國作家斯賓塞·約翰說:

“生活永遠在變化中,而變化就意味著危機。享受慣了舒適,人也就成了呆子,最終將一事無成?!?/section>

真正厲害的人,會在舒適中保持自律,勇于擁抱未知與挑戰,為自己贏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。



圖片

波音公司發生過一件有趣的事。

為了提升員工們的憂患意識,公司每天播放著一部“短片?!?/span>

其內容是:在一個天氣昏暗的日子里,公司高掛著“廠房出售”的招牌。

擴音器傳來今天是波音公司時代的終結,全體員工一個個愁眉苦臉地離開工廠......

這部模擬短片,使員工們深刻意識到,只有提升自己,才不會被時代的浪潮所淹沒。

所以,無論是公司,還是個人,都要懂得居安思危。

以下幾點建議,可以幫助我們,在這個不確定的世界里,變得如魚得水。

1.運用“小步子”原理
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“心理舒適區?!?/span>

在這個空間里,我們活得毫無壓力,但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人的發展。

人的本性是好逸惡勞,對于突然的變化都有著一種本能的恐懼感。

這個時候,我們可以采用“小步子”原理開始改變。

先邁出第一步,專注于當下,再不斷積累新經驗,推動自己繼續前進。

正如王小波所說:人生就是一個緩慢被錘騸的過程。

遠離“舒適區”并不是一件可以快速完成的事情,它需要時間、耐心和勇氣。

2.拓展自己的“能力圈”

生活中,絕大部分人,都喜歡自我設限。

他們不愿意接受新概念和新事物,久而久之,就形成了躺平的思維。

但有句話說:“了解你的能力圈很重要,拓展你的能力圈更重要?!?/span>

當你在圈內游刃有余時,不妨試著把自己的優勢放大化,這樣才能看到別樣的風景。

人生是一場修行,敢于突破認知,深耕技能,我們才會在復雜的環境中快速找到自己的定位。

圖片

3.靠近滋養你的人

《塔木德》中有寫:

“和狼生活在一起,你只能學會嗥叫,和那些優秀的人接觸,你就會受到良好的影響?!?/section>

錯的人,只能相互消耗,讓你不思進??;對的人,才會相互滋養,讓你向上生長。

保羅·艾倫就曾以豐富的知識折服了比爾·蓋茨。

而比爾·蓋茨的計算機天分,也使保羅·艾倫傾慕不已。

隨后,兩人成為好朋友,一起創建了微軟公司,成就了彼此。

多與能夠滋養你的人結交,我們的水平才會提升地更快,不被社會淘汰的機率才能更低。



?


一個人要想過上幸福的生活,就需要定期讓自己離開舒適的環境,迎接新的挑戰。

正如古語所言:


“變則通,不變則壅;變則興,不變則衰;變則生,不變則亡?!?/section>

過于安于現狀,人的大腦就會對變化失去靈敏度,逐漸變得遲鈍,最終走向滅亡。

只有果斷舍掉自己的舒適圈,我們才能擺脫“畫地為牢”的窘境,打開視野、擴大格局。

a片免费软件永久观看_国产色噜噜噜在线精品_成年奭片免费观看视频一_人人爽人人澡人人人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