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相關數據,2022年11月份中國汽車制造商出口了價值32億美元的新能源汽車,同比增長165%,達到有史以來最高的月度總額。
新能源汽車出口連續兩個月占汽車總出口量的一半以上,2022年11月中國汽車出口創下了6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。車載顯示作為差異化競爭焦點,新能源企業也爭相布局智能化車載顯示。
新能源車銷量增長,車載顯示量價齊升
與傳統車相比除電動化差異外,智能化是新能源車另一大特點,車載顯示在輔助駕駛的同時需要滿足駕乘人員的智能化和娛樂需求,是“智能化入口”,各新能源車企不斷推出新形態新尺寸的車載顯示屏產品,以提高品牌競爭力,搶占市場份額。
在新能源車將車載顯示作為賣點的背景下,燃油車緊隨其后對車載顯示進行升級:同價格帶車型配置升級,價格帶上移帶來的配置提升。以寶馬5系為例,第一代產品E12于1972年在法蘭克福車展發布,采用機械儀表盤,2003年發布的第五代產品開始搭載液晶顯示屏,自此以后車載屏不斷升級,2009年發布的第六代搭載7寸觸控液晶屏,2021款已經搭載12.3寸的儀表盤和12.3寸中控屏,大屏和多屏趨勢明顯。
顯示技術迭代升級,新型顯示快速上車
2022年搭載OLED、Mini LED等新顯示技術的車型快速速增加,眾多新車型紛紛搭載OLED、Mini LED顯示屏。預計2025年OLED車載顯示屏出貨量達到233萬片,滲透率1.7%。隨著技術水平及產能逐步提升,Mini LED將逐步擴大份額,車用Mini LED背光屏幕預計2025年將增長到450萬片,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59%。Micro LED顯示技術也將以其透明、曲面異形、高亮度、低功耗等優勢 在車載顯示屏中得到推廣,預計2025年后可能量產出貨。
W-HUD占主流,AR-HUD快速發展
HUD上險量及搭載率快速增長。據相關數據,2021年中國市場新車前裝標配搭載HUD(W/AR)上險量為109.45萬輛,同比增長57.69%;2022年1-9月上險量為97.89萬輛,同比增長32.53%,其中AR HUD前裝搭載量超5萬輛;2021年前裝標配搭載率為4.74%,同比增長0.7個百分點,截至2022年9月已增長至6.86%,預計到2025年前裝市場搭載率有望突破 25%。
在目前已公布搭載AR-HUD的車型中,國內自主品牌與海外品牌平分秋色。海外品牌中, 奧迪、大眾、奔馳等中高端品牌裝配較為積極。自主品牌中,銷量領先的長城、吉利、 紅旗等車企已量產搭載AR-HUD;長安、上汽、廣汽等品牌積極跟進,處于項目定點階段,相關車型投入量產后有望帶動AR-HUD的普及。
轉載于
國際全觸與顯示展微信平臺
版權和解釋權歸其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