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行業新聞】盤點2022新型顯示產業技術革新與創新應用

發布時間:2022-06-22發布部門:總裁辦公室

導讀:

盤點丨2022新型顯示產業技術革新與創新應用


在過去的幾年中,新型顯示產業取得了長足穩定的發展,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。顯示產業從最初的CRT技術到廣泛應用的LCD液晶顯示技術,再到如今正在蓬勃發展的AMOLED、Mini/Micro LED等,每一項技術的更新迭代都預示著一場新的商業革命。
如今,顯示技術與5G通信、人工智能、物聯網、元宇宙等新興技術概念相互交融,催生出更多的商業機遇。因此,國內外各大顯示產業鏈企業不斷加大在技術研發應用上的投入,以求在新興領域的賽道上搶占先機,而這些良性競爭也促進了顯示產業的迭代發展。



 LCD液晶技術


近期三星顯示全面放棄LCD業務板塊的新聞讓人不禁質疑:LCD要退出歷史舞臺了嗎?但就目前的態勢來看,LCD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。


BOE(京東方)于去年12月發布了三大技術品牌,其中ADS Pro作為自主研發的高端LCD顯示技術解決方案,具有超高刷新率、全視角、硬屏觸控等領先優勢,帶來極致暢快的顯示體驗。


微信圖片_20220622091715.jpg


作為本世紀初最具活力的電子產品之一,LCD具有低工作電壓、微功耗、體積輕薄等特點迅速占領各大顯示終端,加上“mini LED背光源”新改進技術的加持,時至今日LCD已成為平板顯示器的主流技術,占據了平板顯示器主要的市場份額。此外,液晶顯示器在交通、政府、服務業、教育、能源等商用細分領域的應用不斷擴大,未來液晶顯示器市場仍然潛力可期。



OLED技術


OLED具有畫面鮮艷、功耗低、可彎曲等特點,在近年火爆的折疊手機上應用廣泛。作為當下熱門的顯示技術之一,OLED在大、中、小尺寸領域均有成熟的發展。


BOE(京東方)發布的新技術品牌f-OLED可呈現全面屏、折疊、卷曲等多種全新形態,還可實現屏下指紋識別、屏下攝像頭、生物識別等多功能的智慧集成,釋放出柔性顯示的巨大想象力和無限拓展空間。


TCL華星在大尺寸OLED領域采用的是噴墨打印工藝的技術路線,正聯手JOLED加快產業化進程。今年TCL華星展出了65" 8K 及14"云升屏兩款噴墨打印OLED產品,吸引業內諸多關注。


微信圖片_20220622091853.jpg


天馬微電子的研發團隊通過研發創新,使用新的像素結構和驅動方式,同時實現了更低的Ioff值(TFT器件的漏電流值,漏電流越小電壓就越穩定,光學表現也越穩定)和功耗水平,研發出新一代低頻OLED方案,預計于2022年Q3實現量產推向終端市場。天馬低頻OLED技術的應用優化了手機續航時間,其低頻功耗可大幅降低20%-50%,輕松實現節能。



微信圖片_20220622091926.jpg


三星顯示于去年8月16日也發布了突破性技術的手機OLED面板——“Eco OLED”,其采用了一種能夠阻擋外部光線反射的屏幕疊層結構,可以替代顯示屏的核心材料偏光片,讓透光率提升33%,面板功耗也能降低25%。



Mini LED技術


過去的2021年被譽為Mini LED的商業化元年,無論是在LCD背光光源領域還是作為自發光顯示屏,Mini LED在技術和應用上都有著長足的進步。如今Mini LED已經成為高端顯示設備的標配面板,相關企業在技術和應用上均有突破。


作為Mini LED領軍企業,BOE(京東方)的玻璃基Mini LED背光及相關技術日前已應用在多款產品中。新一代顯示產品玻璃基主動式P0.9 Mini LED(次毫米發光二極體)顯示屏,具有峰值亮度高、對比度強、低功耗、亮度均一、健康護眼等特點,還可實現任意尺寸拼接。


TCL華星業界首創的a-Si 4mask背板工藝,已應用在最新展出的75英寸8K 120Hz MLED TV面板上,可以在保持完美畫質的同時,大幅縮減工藝成本。


在無邊框Mini-LED顯示的研發上,天馬微電子也取得了新突破,該技術可實現無限拼接成大尺寸,用戶可根據實際場景環境進行拼接。


微信圖片_20220622092025.jpg

Micro LED技術


Micro LED被譽為新一代的顯示技術,因其芯片到了肉眼難以分辨的等級,可以直接將RGB三原色的芯片拼成一個像素點,變成“一個像素”的概念,不再需要濾光片和液晶層,其技術一旦成熟,將為顯示產業帶來全新的革命。


在Micro LED領域,國內企業BOE(京東方)、TCL華星、天馬微電子、維信諾、友達、利亞德等均取得了一定的技術突破,部分企業在大尺寸TV面板和車載領域已有相關較為成熟的應用。


作為維信諾“一強兩新”發展戰略之一的Micro-LED取得重大突破,辰顯光電今年成功推出中國大陸首款自主開發的玻璃基Micro-LED拼接屏——可用于高端TV的12.7英寸Micro-LED拼接顯示屏,并首次采用25μm LED芯片。憑借自主開發的混合驅動電路架構和高速巨量轉移技術,辰顯光電成功實現98%DCI-P3色域、700nit亮度、256灰階(8bit)色深的顯示效果,并將25μmLED芯片巨量轉移良率提升至99.9%。


微信圖片_20220622092103.jpg


QLED技術


不同于OLED的自發光,QLED是以量子點為發光單位。量子點是納米大小的小型球形狀半導體粒子,施加電壓會產生自發光,吸收并再釋放同樣波長的光,這種技術的特點是色域表現更優、更節能和壽命更長。


目前頗具代表性的應用是三星Neo QLED電視。2022年,三星Neo QLED電視進行了大升級,Neo量子點處理器引入了更高階的HDR映射,實現了量子點Mini LED光源更精確控制,亮度級從原有的12位漸變提升至14位漸變,亮度適配范圍從原來的4096階提升至4倍水平,達到16384階。


微信圖片_20220622092151.jpg




轉載于微信平臺DIC顯視界,

版權和解釋權歸其所有

a片免费软件永久观看_国产色噜噜噜在线精品_成年奭片免费观看视频一_人人爽人人澡人人人妻